跨入2015年的门槛,面对依然尴尬的煤炭市场销售局面、生产经营新形势、严控成本节资降耗新任务、安全实现“零”目标,建新煤化公司汇聚力量,牢牢把握“新区做强”的战略思路,擂响了实施“四大”攻坚的咚咚战鼓。
一是持续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载体,以全面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明确“两化”工作责任主体,细化考核内容,强化考核措施,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干一辈子煤矿,搞一辈子质量标准化”的理念,完善“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两化建设”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不断改变目前考核机制不严、不细、不精的现状,建立并落实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从细节抓起,对每件事、每个过程、每道工序,都做到严格控制、考核和监督,达到动态达标,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事事都管好”的工作格局,实现以标准化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以生产增效益的工作目标,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同时下大力开展全员创新、岗位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以助推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提升,努力争创陕煤股份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示范矿。
二是狠抓机电设备管理。以机电设备管理质量标准化为载体,强化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转,确保安全生产正规循环。首先修订、完善、落实《机电设备技术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岗位责任制》等制度,规范机电设备管理程序,落实管理职责,促进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其次狠抓设备检修。把计划检修作为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从年计划到月计划、周计划,以及设备点检的日计划,都要逐项制订详细的检修计划和验收表,使设备检修逐步实现由随意型向精细化的转变;“细化包机制、完善包修制”作为实现设备管理的有力手段,使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做到标准明确、责任清晰、奖罚有据,调动岗位操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包机制成为有效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推进剂;纠正部分员工思想中存在的“设备没有出现故障,就不必检修”的陈旧落后观念,把设备点检、定检工作作为有效改善设备“三率”指标,有效防止设备突发性故障的基础。再次,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强化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彻底扭转机电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煤矿信息化建设就是搞清“人、机、物、环”的相互关系, 对矿井生产过程中“人、机、物、环”等要素的运行流程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人”的管理,把生产过程中动态的机、物、环等要素融合起来,结合矿井点、线、面的现场管理,把各要素的运行量化到系统,把影响矿井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矿井才能时时刻刻处于受控状态,将矿井的安全和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就会自然提升。最终实现“管控一体化”、“经营决策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视化”、“办公信息化”的数字化智能矿山。
四是人才支撑。首先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备用结合、人尽其才、动态管理”的指导思想,加快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各级管理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教育,尝试探索“综合素质+专业考试+面试+绩效考核”的干部选拔新模式。其次是狠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生产类部室主任工程师、区队主管技术员岗位建设,形成畅通的技术人员晋升通道。再次是加化技能操作队伍建设,重点加强班组长、安监、瓦斯抽放、打钻、防治水、特殊工种人才等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对重要岗位员工的重点培训,完善培训考核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操作员工的业务素质。继续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激发全员学技术学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及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