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听着手机上循环播放的歌曲《风吹麦浪》。小时候收麦子的场景,就像是昨天刚发生过一样,割麦、捡麦穗、整场、打麦、干活等场面,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那可是永远都忘不掉的记忆,农村的田野风光,吸引着孩提般的童年,灼热的阳光,照耀着稚润的笑脸,伴随着麦穗的成熟,雀跃般欢呼着扑向麦场,麦黄杏熟了,开始收麦了。
记得每年的端午节前后,田野上到处起伏着金黄的麦浪,弥漫着一种温馨的幽香,整个农场就进入了麦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做着麦收前的准备,那时候机械化割麦机很少,麦子成熟了都是用镰刀来割。
天还蒙蒙亮,我便被“嚓嚓嚓”磨刀声音吵醒,揉着惺忪的眼睛走向院子,看到父亲弓着身子,哼着首欢快的小曲,很有节奏的磨镰刀。他时不时地往磨刀石上洒点水,磨一会儿,就用手在刀口上试一试,一点不害怕镰刀把他的手划破。我便问道“爸,都磨了这么长时间了,咋还磨,起这么早也不累”,父亲告诉我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多下功夫,把镰刀磨的锋利,割起麦子来,又快又省力。”小时候的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镰刀磨好了,我便喊着哥哥,和他一起下地去收麦子。来到地头,奶奶和妈妈早都开工了,我看着金黄色的麦田,挽起袖子跃跃欲试,父亲以脚步为尺子,给我和哥哥每人量了10步长的麦子,看谁先割到头,赢的人中午有冰棍吃,我和哥哥都开心地蹦了起来,“有冰棍吃了”我立刻弯下腰来,左手把麦子往怀里一揽,右手握着镰刀从麦根底部往后一拉,顺手把割倒的麦子放在一边。一边割一边捆,不一会儿就累了,腰酸腿疼,汗水顺着脸颊滴落,浸在眼睛里,蜇得睁不开眼,手臂也被麦芒划过,一道道的红杠,被汗水一浸,格外地疼痛。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麦田 ,便喊道:“奶奶,我割不动了,你能帮帮我吗?”奶奶”奶奶在一旁微笑着说道:“干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干农活觉得累,就要好好念书,长大才能有出息。”在奶奶的鞭策下,我又卖力地割起麦子来。
割完麦子用架子车将捆好的麦子拉回场里,进行碾场,把麦子摊成圆形,家里条件好的用拖拉机拖着圆形石碾,在麦场里来回碾压,直到小麦颗粒全部脱落,麦草很柔软时才算完成碾场。期间,我们几个孩子都会兴高采烈地乘坐在拖拉机的拖箱里面,一趟碾压后脑瓜子总是晕乎乎的,但总是乐此不疲,麦子打下来后,还要扬场,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把碾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扬净晒干了,用笆斗一斗一斗地装进麻袋里,扛到仓库入囤,看到家里足有3米高的粮囤,父亲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叮铃铃 叮铃铃”父亲来电话了,我的思绪也从记忆中拉回来。“爸,家里的麦子是不是熟了,该割麦子了吧,这两天我回家帮忙收麦子吧,旁边的老妈说,现在都是联合收割机割麦子,不用人割了,你回来也用不到你,你还是好好上班吧。”想想也是,现在哪还用得到人力呀,直接一步到位了,机械化收割几个小时就把小麦收了,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效率飞速提升,人工割麦只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过程,那段时光将永远留在记忆里。(热电公司:杨晓娟 责任审核:刘娟丽)